武昌街一段七號的明星咖啡館,在民國三十八年由幾個輾轉來到台北的俄國人與一個當時年僅十八歲的青年所創立,雖說那是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但許多從大陸來的高官、商人或是如郎靜山、楊三郎、顏水龍等畫家就經常光臨此地;到了民國五零年代,這裡吸引了許多當時還是新秀的作家們來此寫稿或是談天,同時也串起了明星和作家們的不解之緣,三毛、黃春明、白先勇、林懷民、那些熟悉的名字,在那個物資尚顯匱乏,咖啡館等同於文藝的代名詞的時代,就已經坐在我眼前這幾張桌子旁,寫下了許許多多動人的文學作品;也有好一陣子,那是經國先生和方良女士年輕的時候吧,他們總會相約在明星,因為這裡的俄羅斯糕點,讓來自俄國卻離鄉背井的方良女士可以稍稍排遣思鄉之愁。若你問我明星咖啡館是個甚麼樣的地方,我答不上來,因為那裡頭承載的歷史典故太沉、太重也太豐富,惟有心人自個兒去探究吧。
基地內須知
目前分類:台北生活記事 (80)
- Jun 15 Fri 2012 13:05
台北懷舊咖啡館・明星與波麗路
- Jun 13 Wed 2012 03:54
印花樂・五彩繽紛布思議
在永樂布市對面小藝埕的一樓,有著這麼一個發光的角落,有別於傳統布行裡的雜亂與滿天紛飛的棉絮,我在這兒看到了年輕一代無限的創意與理想的實踐,要說他們是這沒落布市中的崛起新秀一點也不為過,這裡就是印花樂。三個從高中時期就是好朋友的女孩兒長大後學了藝術之後一起努力了好一陣子才開了這家店,一家風格既有點復古但又有些可愛的紡織品專門店。
- Jun 07 Thu 2012 17:29
南街得意・百年街屋裡的淡雅茶香
一百多年前,大稻埕曾是台灣茶葉最重要的集散地,台灣的東方美人茶(烏龍茶)響亮的名號在當時已經傳遍歐美,雖然物換星移,如今的迪化街已不如當年洋行林立,國際貿易興盛;但過去的榮景還是能從那先人遺留下來的建築史蹟裡略探一二。無獨有偶的,迪化街上有一間老屋的二樓如今飄出了淡淡的茶香,正等著你走過那時光的迴廊,和歷史一同脈動、與古蹟一起呼吸。
- May 14 Mon 2012 04:17
逸仙公園・城市喧囂中的一小片寧靜
緊鄰台北車站,在每天車輛川流不息的市民大道與中山北路交會的路口旁有一片佔地不大的綠地,這裡是逸仙公園。顧名思義,這地方和國父 孫中山先生有些淵源。公園裡頭有座市定古蹟【國父史蹟館】建於民前12年,前身是日據時期的旅館【梅屋敷】;之所以這棟日式房舍後來會成為國父史蹟館,是因為民國2年,民國成立初期中山先生曾造訪台灣,當時下榻的旅館便是這裡,還曾親書"博愛"二字予旅館主人留念。而史蹟館內也陳列許多國父在台奔走革命的史料,十分推薦入內參觀。尤其是在這個國家意識已日漸薄弱的時代,這樣的文物還能保存多久還真是天曉得。
- Apr 25 Wed 2012 01:15
眼鏡・理想中的咖啡館
我得承認我酗咖啡。住在台北對於酗咖啡的人來說應該算是幸福的,雖然不像芬蘭走到哪裡都有露天的咖啡座,但想找一家咖啡館在這個城市實在不難,但我還是經常留意哪裡有著適合自己的咖啡館。所謂的"適合"對我而言,其中包含著很多考量,比方說相當程度的安靜,讓我的思緒不被打擾,或是菜單中希望有些至少能果腹但味道尚可的餐食選擇;當然也希望店裡能寬敞明亮有些人文氣息,我想這樣的要求對我而言應該就足夠了,可能看到這裡你會覺得我根本不是酗咖啡,而不過就是喜歡咖啡館的氣氛罷了,這我也承認。話說回來,本篇的主角眼鏡大抵上就是這樣一間適合我的咖啡館。
- May 30 Mon 2011 21:28
侯硐的貓咪們
自從知道了侯硐這個山城之後,已經不記得拜訪過幾次,但總依稀記得去到侯硐的季節總是陰雨天居多,即使如此也不減我們的遊興,因為只要有貓兒在那就萬事足矣。日前從我那久未整理的底片檔案中找到了這捲群貓的影像,回想拍攝當天的天氣雖然有些陰鬱,遊人也稀少;但所到之處都有貓兒出來迎接我們,我們停下腳步,牠們還會不時的用身體過來磨蹭磨蹭,那撒嬌的姿態逗得我們十分開心,當然也因此殺了不少底片,記錄下許多有趣的畫面。
- Apr 15 Fri 2011 08:55
夢想館攻略雜記
花博夢想館,是一個結合科技與藝術的互動展示場。有別於一般單純只用肉眼觀賞的展示;在這裡,參觀者可以透過實際的感官互動體驗,了解到尖端科技的應用方式。或許這個場館呈現的內容與花卉博覽會的主軸有些偏移,但事實上一個國家舉辦大型國際展覽會也是一個向全世界展現實力的機會,基於這個理由,相信參觀者更能體會主辦單位想要將台灣高科技的實用化推向世界的苦心孤詣。
- Apr 12 Tue 2011 00:44
夜之花博
台北花博再過不久就要吹起熄燈號了,所以想趁著閉幕前分享一些花博的影像。話說自己雖然住在台北,而且住得離花博園區還真的不遠,但是自認為太方便隨時可以去,或者放假時也不想去人擠人,結果就是到目前為止也才入園三次,虧自己還經常勸說周遭同事捧油要大力支持,說到底實在汗顏。在三月的時候,台北的天氣依舊冷颼颼。天氣冷代表著花博入園人數會急遽下降,如果是平日的夜間前往更是如此,我們就是挑著這樣的時段前往。夜晚的花博園區,在燈光的點綴之下,有著與白天完全不同的氛圍;日間在花博可以欣賞爭奇鬥艷的花卉,夜晚則是許多室內場館裡的展覽精彩上演著,而花博當初的設計就是要讓這裡的白天晚上都一樣迷人。
- Mar 27 Sun 2011 05:49
TFAM CAFE裡的光影交錯
眾所周知的,台北市立美術館(Taipei Fine Arts Museum)也包含在此次花博的展區之中,也相信很多人在經過北美館時看過那片以玻璃帷幕及鋼骨建造而成的北美館新建築體,不過你可能不知道這裡是北美館新設立的咖啡空間,取北美館的英文名稱縮寫命名為TFAM CAFE。
- Mar 12 Sat 2011 10:04
遺忘的華山影像
已經不記得上次是幾時去華山了。只因為離家頗近,每當想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時都會想到華山走走;平日的黃昏時分,華山呈現出一股空蕩廢墟感的假象,說是廢墟倒也不假,幾年前這裡還真的只是個廢墟,說是假象也十分正確,每到假日市集的人潮讓這裡可是熱鬧得很。總而言之,我喜歡華山,不用詳述理由的喜歡。
- Mar 10 Thu 2011 09:07
九份印象

山城九份,老實說對它的印象一直停留在那一部電影的場景裡,而現實生活中我一次也沒去過,直到這天總算乘著股莫名的衝動才得以踏足此地。或許是假日的緣故,與想像中的九份有些出入,但還是無損其遊興。
- Mar 09 Wed 2011 01:19
爭奇鬥艷在花博
花博開幕至今約莫四月有餘,自己也僅僅進出數次,所得感想雖多但其實都與大多數人相去無幾,惟一與他人比較不同的體驗大概只是去的時間點大多是天氣欠佳以致入園人數較為稀少,所以比較能逛的悠哉一些;如果要問我最不滿意花博的部分是哪裡?我想大概就是展覽期間太短吧,真希望能讓更多人看到這個讓人驕傲的博覽會。而既然是花博,不能免其俗的還是分享一些花卉的圖片,當然如果可以的話十分建議現場欣賞,因為將會有更多的樂趣萌生。
- Mar 01 Tue 2011 07:54
侯硐的雨中即景

延續著寒冬平溪線小旅行路線,我們接著來到了侯硐。而就如標題描述的,這裡依舊是風大雨大。但也許是糟糕天氣所引發的反效果,我和PATTY十分執拗的想在這種天氣裡捕捉貓咪的身影,即便這時侯硐的氣溫已經低到難以忍受的地步,我們卻還依然故我的在寒風中晃蕩。我在村子裡找了好一陣子,才好不容易瞥見一個貓影;牠一動也不動的停在圍牆外的牆沿,似乎也被這惡劣天氣影響,沒甚麼活力的樣子。
- Feb 27 Sun 2011 15:30
寒風中的平溪銀鹽紀錄
- Feb 26 Sat 2011 22:36
花栗鼠周歲生日快樂
認識花栗鼠是約莫一年前的事情,當初也是因為內人PATTY是故事老師的緣故,所以會被拉著一起探訪當時才剛開幕不久的花栗鼠繪本館。這家座落在忠孝敦化商圈的童書繪本館,當初開幕之時,它那十分微妙的地理位置讓造訪的我們十分訝異,殊不知附近的方圓十里大概都是我眼中所謂的潮店亦或是紙醉金迷的娛樂場所,而那一帶經常出入的份子也是我口中所謂的潮男女;就在這樣的氛圍環境中,竟然有著這樣一間以親子顧客為對象的繪本館成立了;就如同在滿是中醫且以調養內虛補身壯體掛帥的迪化街裡開了一家西醫外科診所然後說著開刀才是王道般的反差頗深,但如今它已然存活了一年,除了欣慰兒童文學的火種又旺盛了一些,也對台北這個城市的居民多了一些敬意,謝謝那些支持繪本童書的人,也謝謝那些經營童書繪本館的人,她們讓這個城市的小孩更幸福了,也讓台北的文學氣息有了向下紮根的力量。很高興有人能持續做下去,做那些對的事。
- Nov 07 Sun 2010 00:00
NEX5攝影實拍之燦爛花博煙火
- Nov 05 Fri 2010 23:10
NEX5實拍紀錄之台北隨意閒晃
- Oct 29 Fri 2010 15:54
在貓館裡探貓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