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琦玉縣的川越古街道距離東京大約40分鐘車程,是關東地區僅存的數個古建築群之一,也因為保存完整而且數量龐大,所以有著【小江戶】之稱,意味著是一個猶如過去首府江戶那樣繁榮的城鎮。江戶即為東京的舊名,自數百年前起就成為德川幕府的首都,一直到明治維新後,江戶才改名東京,而川越也因為戰爭時並未受到戰事波及,而且戰後由於琦玉縣首府遷往琦玉市,經濟發展重心遷往他處,因此川越並未曾大規模的開發,也造就了這個古街道得以順利的保存至今。這讓人聯想到台北的大稻埕一帶,曾是日治時期風光了得的商業重鎮,隨著日本戰敗、國民政府遷台、商業重心東遷,大稻埕一度成為沒落與舊時代的代名詞,也因此日治時期的建築才沒被大舉破壞,也才有後來的復興、再造與二次繁榮的重生契機。回到正題,這次造訪川越正是盛夏時分,與上次來到這裡正是寒冬的感受截然不同。走在夏日的川越街道比起冬天更增添了一股活潑的氣息。接著,請容我用以下的影像帶領各位走進小江戶的夏日風景。
本川越車站前逗趣的販賣機。
一目瞭然的派出所。
從車站走到川越的十分鐘路程,沿途所見的建築的年紀逐漸變老,就像是在時光隧道裡穿梭著。
就只是在川越的大街小巷迎著豔陽恣意的走著,下一個轉角就可能是不同的驚奇感受。
最後來到了傳統老街區,每幢建築都有其特色與可看之處,或許不需去一一研究其來源與出處,只消去欣賞那屬於傳統建築的美,這一趟就不虛此行。
巴洛克式的華美洋風建築也可以在川越看的到。
不知道已有多大年紀的醬菜桶子。
也有一些老房舍賣起時下流行的雜貨。
一般的民家也如此充滿古意。
這只是一家專賣鰻魚飯的小館,江戶時代的建築本體引人入勝自然不在話下,在門前的小水溝發現的事物更是讓人覺得主人的用心經營。
如今這一個區域早已啟用下水道,但像這樣將舊水溝改造成小魚池,在這夏日裡真是充滿涼意。
一旁的孩子們也很開心能在這小巷子裡的古屋旁邊看到游動的魚兒。
在菓子橫丁漫步,這條在舊時代專賣糖果餅乾零食的小巷子,直至今日這裡的居民依舊做著一樣的買賣,而且商品還是那些復古的糖果餅乾,時間好像從未在這裡留下痕跡。
我們在台灣的童年也曾在雜貨店見過這些七彩的糖果,當時我們就已經覺得這些是舊時代的產物,沒想到今日與它們重逢還真讓人感動。
也有一小部分這幾年才出道的新人混在其中。
眼前的這個小朋友很謹慎的挑了幾種糖果請店員結帳;這天在川越街上遇到不少孩子,應該是來校外教學的吧。
像星星形狀的糖果,也是童年時吃過,如今早已忘記味道的記憶。
巷子裡一小塊空地上有著一台咖啡車,車子側門打開還有許多甜品糕點可供選擇,當見到這家名為【樂樂】的露天咖啡座時,著實讓我們這兩個快被艷陽擊垮的旅人備感溫馨。
而且還有遮陽的座席,十分舒適。
PATTY小姐剛買的帆布包,二話不說來張寫真。
在巷弄中游走時。能遇到這樣的露天咖啡座真是讓人開心。
路邊的黑輪店,很搶眼的可樂椅。
某個古民宅的前院。
老屋的咖啡館子,要不是剛喝過飲料,還真想坐在門口的板凳來一杯冰咖啡。
經過一處巷子裡的小神社。
一間雜貨鋪子的門前。
影像分享到這裡先告一段落,如果對川越有些興趣,這裡有個小江戶川越觀光協會的網站連結,以中文介紹了川越的歷史與交通方面的訊息,可以參考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