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條通,是日據時代大正町的街道名。日本人的"町"指的是一個街區,比較類似現今"里"的概念,那時的大正町的範圍大概是今天的中山北路、南京東路、新生北路與市民大道圍繞起來的區域,其中有十條主要的街道,分別是一到十條通,今天大家比較熟知的林森北路繁華的六條、七條通也在這個區域裡。日據時代的大正町,是當時台灣人所稱的『城內』的一部分,所謂的城內,是指城牆內的台北城,以東西南北四座城門為出入口,今日的北門遺跡就是其中之一;當時日本人與台灣人的居住區塊是分開的,日本人只會住在城內,台灣人則是居住在城牆外,以城牆為界分治而居,是那個時代所衍生的一種特殊景象。

而這間二條通內的咖啡館就是當年大正町裡的其中一座日本宿舍,據說當年住在這裡的是一位日籍攝影師,不過可惜的是並沒有當時留下的文物可供追憶;光復之後這所宿舍又做為警察宿舍使用,隨著歲月流逝,房子的狀況也每況愈下,直到數年前建築師鍾永男從朋友的手裡接下這座已經殘破不堪的老房子後,用古蹟修復的觀點,施以傳統的工法,並且參考當年的樣式格局,將當年大正町的優雅日式宿舍,重現於世人眼前,也喚起了許多人的台北城記憶。一日午後,我與家人們來到這個當年住在城外的祖先們難以一窺究竟的大正町二條通,藉由巧手修復完成的這座建築,遙想當年城內繁華的景況。

在這棟木造二層樓建築裡,一樓是咖啡館空間,有時也會舉辦一些藝文活動或是小型的音樂會;二樓則是鍾永男建築師的工作室,像這樣的結合其實挺有趣的。


觀察整個建築的外觀,發現到修復時保留了不少當年建造時所用的樑柱,其實這需要不少的處理手續,因為年久失修的木造房子裡的木頭建材,大多不是腐爛就是已經讓白蟻給蛀空。就算還堪使用,也要考慮強度是否能和新建材契合,這也就是為甚麼修復古蹟會遠比新建一座建築來的困難許多的原因。


木造的窗櫺,讓窗外的景色增添了一番古意。


通往二樓建築工作室的木製小階梯;我自己十分中意這面書櫃,有種在圖書館找書的氣氛。


在不影響他們工作的前提下,我走到了二樓參觀;在那個木頭樑桁交錯而成的屋頂下,我佇立觀察了許久。




曾親身參與過古蹟修復工程的老媽,對這個木造房子也是十分讚賞;她背後牆上的一些攝影作品是店裡的另一個特色,我想是要紀念當年這裡曾經是攝影師的房子使然。


手上這台底片相機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能拍糊掉他人的小DC所不能糊掉的照片(明明就沒對好焦還找一堆藉口),這個桌上的玻璃製小圓柱其實是個菜單,就看到每個人點東西的時候手上就這麼轉啊轉的。




隔壁是一座看來也是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希望不久的將來也能看到它的重生。


在咖啡館的後方,有著一個小小的天井,從天井望出去還可以看到一片斷垣殘壁;在台灣,大部分老房子的命運最後都是如此,二條通一號只是少數幸運的代表。


這個午後,很懷舊。


二條通.綠島小夜曲
  台北市中山北路1段33巷1號




撮影機材メモ: FUJI KLASSE W BLACK
フイルム現像: 台北五色鳥写真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