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津若松城,又名鶴之城。位於日本東北福島縣內,也是日本100名城之一。像鶴之城這種城郭相信大家應該不陌生,城郭主要都是興建在日本的戰國時代,因應戰爭的需求而興建的,因為它易守難攻,然後居高臨下,一方面掌握俯瞰優勢,一方面藩主諸侯也以城郭做為統治者的政治軍事堡壘,從這裡發號施令。作用與歐洲中世紀時的城堡相同,換言之,攻下城郭等於宣告戰事的勝利。


雖然鶴之城是因為戰爭與統治的目的而生,但是雄偉的外觀還是讓人禁不住讚嘆與嚮往。原本城池外圍應該有著一層層的城牆阻隔,如今只剩下鶴之城的本城仍舊屹立不搖。


城牆最外圍的護城河,古今中外皆有之,是保護城廓的第一道防線。


這天,我們往北已經到了距離東京好幾個縣遠的地方,但是奇特的是,並無太多秋意來臨的景象,只有路旁的幾片落葉稍為提醒著我們現在是秋天。


一旁的人力車散發著盎然的懷舊氣息。




會津若松城為人週知的是德川幕府末年的幕府軍與擁護天皇的維新派之間的戊辰戰爭,會津這一帶的諸侯誓死擁護幕府,幾乎是戰到最後一兵一卒,最有名的是當時的守軍當中有一支由15歲左右的年輕人組成的白虎隊,白虎隊前仆後繼的抵禦新政府的軍隊直到最後,其中有20名青少年因為負傷正在附近山頭休養,見到遠方的鶴之城起火,以為大勢已去,為表明心志,就用隨身的刀刃切腹自殺了,其中有一位因為原本就傷重,刀子沒法插入腹腔太深,所以被救活,不過聽說一輩子都懷著沒有隨同僚一起去的遺憾而終老。戰役在城池被放火之後還繼續激戰兩天才告終止,而白虎隊的故事也一直在會津人的口裡被傳誦著。




那些曾統治鶴之城的諸侯們的家徽,這裡在戰國時期曾多次易主。戰國時代家徽等同於戰場上的旗號,當時每個人幾乎都會辨認,不然跟錯打仗的隊伍就糟了。


好幾個人高的城牆礎石,充分說明了這裡固若金湯的戰略地位。




鶴之城內現今是兼具博物館,史蹟導覽以及紀念品販賣的場所,這裡也有白虎隊跟那場維新戰爭以及會津的歷史解說,對歷史典故有興趣的朋友相信一定會滿載而歸。這是祭典廟會經常會見到的面具,特別的是這是木刻的精緻藝品。


當時的"姬"所穿的和服,也就是城主的女兒,一般都翻譯成公主,但其實只是諸侯的女兒罷了。


雖然鶴之城裡是以展覽館型態存在著,但是內部格局和當年並無大大差異。


一層一層的走上來,行走的空間就越來越狹窄,樓梯也十分陡峭。


登上天守閣,也就是最高的一層,可以俯瞰整個市區。


當年的末代城主望著城下激烈的駁火,眼見我軍就要敗戰,心裡應該非常難受吧。時至今日取而代之的是五顏六色的紅葉,還是和平可貴。




站在上頭鳥瞰整個城區公園還有遠方的市區,真是神清氣爽,非常羨慕住在這個小城市裡的居民。






四百多年前就有這麼高的建築物還真是了不起,高度應該有個15層樓。不過當年能上來的除了城主跟護衛其餘的大概就是偷偷摸上來的忍者吧。




本城旁的休息站,買杯咖啡坐在城下抬頭仰望鶴之城也是一件和風與洋風並存的美事。


看到城郭這樣集權專制的象徵多少會感到生活在現代實在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專制或許有階級有箝制,但是似乎比較有理念有主義,即便那是愚忠,也讓人欽佩;也許當時只是民智未開吧,但現今社會裡過份的自由不也製造出許多的光怪陸離的現象嗎?




撮影機材メモ: SONY W50 & Canon EOS 30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